原标题:顺治通宝

明崇祯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事之秋,在这一年中,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并建立政权,崇祯皇帝煤山上吊自杀,明旧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进逼北京,闯王不得不率大顺军西撤,满清乘机入京。同年10月,大清定都北京,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在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满清政权百废待兴,钱财匮乏,流通货币仍为明钱。在这种形势下,政府设置中央直属的铸钱机构——户部宝泉局及工部宝源局,始铸仿明钱式“顺治通宝”,同时颁布:顺治钱与崇祯钱同样通用,其他铜钱一律禁用。之后又在各省设局鼓铸,铸局高达六十所以上,这仅仅只是官炉钱,私铸的更是不计其数。这种分散铸造政策行了两百多年,直到1905年,设立了天津造币总厂后,才在法律上承认统一铸钱,但那时候又由于其时局动荡,各省都是各自为政,无过多变化。

顺治年间,顺治通宝也未统一定型其币型,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顺治五式。便是这五式定义了,大清后续的铜钱币型。因顺治在位仅18年,后续历代皇帝更换年号后,重铸,以至于顺治通宝一直出于仅流通,少铸的状态,因此,到了现代,其存世量变的非常之稀少。导致目前收藏市场上对其追求如火朝天。下图便是小编有幸见到的一组顺治通宝。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

此枚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直径26.05mm、重6.3g,由笃艺堂拍卖(深圳)有限公司有幸征集。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

顺治通宝,在2008古钱币市场价值基本上都是90万以上,在2009年11月中国秋季交易会钱币专场中,一枚极其罕见宝泉局顺治通宝以196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尤其是在2012年5月中国春交易古钱专场中,一厘顺治通宝以100万起交易,经过各位买家近15次激烈竞价,终以432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出古钱交易新纪录。而近两年此类古钱币价值更是连连攀高,其中有两点原因,其一因此类古钱币在几年前已被收藏家大量出手收购,所剩无几,其二因由于此类古钱币被大量收购后,市场一度出现断层,再次出现在交易会上,没收藏到的收藏家,都愿以高昂价格将其拍卖得手,因此去年与今年的古钱币在大众的热烈炒作和追求下,其价值连攀高峰。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钱币收藏的意义和价值,古钱币的收藏,创造出来了神话般的奇迹,古币虽然早已不再作为钱币在市面上流通使用,但却有着非凡的收藏价值,从而给收藏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财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