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9日,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公布全省检察机关十佳立案监督案件名单,其中秀屿区检察院林琪检察官办理的林某甲猥亵儿童罪立案监督案件系莆田市检察机关唯一入选案例。
近年来,林琪检察官先后荣获了全国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第二届和第三届全省未成年人检察业务能手、市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标兵、市十佳检察干警、市三八红旗手、区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
“从问题的根本入手”
通过对办理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数据进行梳理,林琪发现70%的未成年人因缺少有效的监护而走上犯罪道路。那么,如何能够从根本解决涉罪未成年人监护缺失的问题?如何保证监护在案后也能够持续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如何下手处理清官都难断的家务事?
在深思熟虑下,林琪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纳入帮教范围!在贵州籍的留守少年小武盗窃案中,小武因与父母争吵而离家出走,流浪中结识了社会青年并参与他们的盗窃活动,盗窃金额达数千元。为了让小武的父母深刻认识并承担监护职责,林琪多次拨打小武父亲电话进行沟通,小武父母终于答应向亲戚借钱前往莆田与小武会见。由于小武父母在莆田没有工作也没有住所,林琪将其纳入帮教范围,由帮教基地为小武及其父母提供就业机会,为其家庭监护提供切实的保障。小武的家庭矛盾在林琪的疏导下逐渐化解,一家人在莆田开始了新的生活。
“全心守护每个孩子”
外来务工的涉罪未成年人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30%左右,以侵财犯罪为主,大多为初犯、偶犯。在这些外来未成年人无力缴纳保证金、无法提供保证人、无固定住所的情况下,谁来承担起他监管帮教的责任?如何确保刑事诉讼正常进行?
有人说,给外地人取保,万一跑了怎么办?只要有罪就可以逮捕。但林琪却不这么认为,她坚持要把少捕慎捕、重帮教挽救的理念落到实处,依法对无逮捕必要的小江等3人适用非羁押措施,邀请合适保证人参与感化教育,让小江等人与本地人共享“同城待遇”,去除标签化的对待让他们很快就融入正常的工作生活。而该3人对应的合适保证人将对他们的思想动态、表现情况进行跟踪、记录,截止目前小江等人顺利通过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限,无一再犯。
“叩开孩子内心的门”
“林阿姨、林老师再见。期末考完我再跟你们说说知识比赛的情况。”电话那头的声音稚嫩却又欢快。这是一起强奸案的受害人小花,案发时她年仅9岁。现在上小学的她在未成年人心理矫治基地的帮助下,渐渐走出了阴影。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未成年被害人回到正常生活,林琪向单位申请建立全市首个设立在检察院内的心理咨询室,聘请了三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免费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同时,为了将事前预防与事后矫治紧密结合,林琪参与全市首家检校共建600平方米的未成年人心理矫治基地及心理微电台栏目,并将心理矫治对象范围从涉罪未成年人、被害人逐步扩大到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的未成年子女,实现了涉案未成年人心理矫治的全面覆盖。
同时,林琪成功办理检察机关督促异地撤销监护权案件。2021年2月7日,贵州省仁怀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撤销强奸亲生女儿余某乙的被告人余某甲对被监护人余某乙等3名幼童的监护权,另行指定监护人。该案系莆田市秀屿区检察院建议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政府启动的撤销未成年人监护权之诉,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办案机关的跨区域儿童保护配合弱的问题,实现未成年人刑事保护与民事保护的有效街接,促进犯罪地与儿童居住地跨区域协作、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跨部门良性互动。
“不忘初心守护正义”
从起草第一份文件、做第一份笔录、整理第一本卷宗、审查第一起案件开始,林琪始终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一步一个脚印,逐步累积办案经验,丰富专业学识。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是办公室里的一盏灯,桌上一摞摞卷宗陪她一同度过。但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保持着火一般的热情,以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和人民检察官的职业操守。
“我们受莆田市秀屿区人民检察院的指派,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在方寸公诉台上,林琪始终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法律的真知,捍卫着公平与正义,用“检察蓝”守护“校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