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象突然爆火的背后,竟隐藏着传统奶粉品牌的3大机遇!
近期,传统老牌方便面品牌——白象,突然冲上微博热搜,随后网友涌向官方旗舰店把商品直接“搬空”啦,为此品牌方不得不紧急发声,提醒大家理性消费。这一波戏剧化的剧情,像极了另一个版本“鸿星尔克”事件。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么“一夜爆红”的老牌品牌崛起,又能给经历改革蜕变的母婴行业带来哪些启示呢?我们又能否从中窥探出品牌经营的底层逻辑,从而借鉴呢?
启示1:高集中度的行业,找准定位是关键
中国方便面行业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经历了50多年发展,目前已进入到高集中度的阶段,根据专业机构2020年市场格局统计发现,处于第一梯队的康师傅与统一占据了接近60%市场份额,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白象则处于第二梯队。
虽然如此,白象活得并不如大家想得那么差。根据公开资料查询,2019年白象年产量100亿包,品牌价值高达12.35亿元,2020年白象食品的销售额和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一相关数据,都说明品牌经营状况良好。那么,白象是如何在行业大哥的”碾压”之下存活的呢?
附:2020年方便面零售市场品牌集中度
展开全文白象的生存秘笈,与其品牌定位和差异化密切相关。在通过市场分析与消费者调研后,白象发现康师傅以“味-香浓好吃”获得了美味定位,而今麦郎则围绕面来下功夫,其持续宣传“面-劲道爽滑”就是证明,而对于“汤”,尤其是“以汤制胜”的方便面企业(在当时)还为空白,更没有相关的品牌及产品,于是白象从中寻找到了自身的发展机会。
为此白象定位聚焦在“骨汤”,并且通过体系化地创建“汤面品类”抢占方便面中“面”、“汤”、“味”的“汤鲜香营养”的品类概念,强化品牌形象,随着一系列产品开发、整合营销推广等,白象逐渐也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了认知。
对于正在经历品牌整合的母婴行业而言,毫无疑问品牌集中度正在加剧,在这个过程中,白象寻找差异化发展的定位路线,值得更多品牌借鉴与思考。在面对着更大品牌的市场竞争时,能否针对产品优势进行深挖,结合消费者喜好形成定位优势,从而将自身打造为“独特”品牌,或说细分领域领导品牌,这都是值得探索的事情。
启示2:做长期主义者,坚持正确价值观
白象冲上热搜,被网友津津乐道的还有积极参与福利事业,吸纳残疾人就业等善举,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行动上,白象的做法可圈可点,比如说白象在2021年向遭遇洪灾的河北灾区捐赠了500万元慈善款和一批救灾物资,帮助受灾群众尽早重建家园,被央视点名报道等。在以利润至上的企业经营中,白象没有忘了将“利他”与“利社会”作为企业的经营价值观,这恰恰是很多企业需学习的地方。
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将自身企业经营的成功秘诀,归纳为“敬天爱人”,用通俗的说法就是人生始于心,终于心!在面对企业经营中,要将正向的价值观作为核心,因此引导团队做好产品与服务,就像白象这家企业,在社会灾难面前勇于担当,以善心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这都是企业的“利他”行为,也会收获品牌基业长青的根基,毕竟一个心怀善心与初心的品牌,只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母婴行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也需回归“利他”的思考与改变,真正为新生代消费者提供有价值及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由此收获更好的明天,母婴行业的改革与蜕变也将拉开序幕。
启示3:国货当自强,新生代消费者的选择
白象被网友热议,还因其虽然市场份额低于大品牌,又遭遇竞争压力,但其拒绝日资收购之举,点燃了大家日益高涨的民族情怀,这背后代表着大众对国货的认可,更是对自己是中国人的满满自豪与自信。
在快消、化妆品等行业,已率先嗅到了“国潮”商机,为此深研传统文化,开辟出国潮范的新产品或新品类,母婴更可借鉴学习,以国潮新锐的身份亮相,推出符合新需求的升级潮品,相信也能俘获年轻宝爸宝妈的心,毕竟根据多项调查显示,新生代消费者对国货情有独钟。
数据来源:《2021有意思生活方式报告》
白象也好,鸿星尔克也罢,从“一夜网红”到“一直长红”更属不易,母婴人从中窥探品牌经营的底层逻辑,共勉前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