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篇文章在网上传播很广,这两篇文章都是翻译国外的作品。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美国科学家:武汉绝不是新冠病毒的源头”,文章援引一篇论文介绍说:
“美国科学家日前进行的一项关于新冠病毒最新研究显示,“武汉绝不是该病毒的源头”。研究称,这种导致全球大流行的病毒并非来自实验室,而是自然产生的。这种病毒的较弱版本已经在人群中传播了数年,甚至几十年。”
文章为证明所言非虚,还贴出了原文:
可是看原文,哪怕只有初中英语水平的人也知道,上述英文的意思根本不是在说武汉绝不是病毒的源头,而是说武汉的海鲜市场绝不是病毒的源头,文中倒数第二句的“there”明显是指代第二句中的“fishmarketinWuhan”,如果再阅读全文,也明显是这个意思。这篇论文的观点是武汉海鲜市场不是病毒起源的地方。这与国内的一些研究也相互印证。但是文章并没有排除武汉的其他地方和武汉之外的地方。像这样翻译很明显让人误解。
我们当然反对病毒与地域相关联,病毒的溯源只有科学意义,没有任何的政治意义。但无论如何我们也不应该曲解翻译,那样只会误导国内的民众。国外的民众,尤其英国国家的民众懂英文,当然知道文章说的是什么意思,那这样又什么意义呢?
第二篇文章的题目是“世卫组织刚刚修改规则,冠状病毒被证实气溶胶传播!”,文章中信誓旦旦地说“爆炸性的消息:冠状病毒被证实通过空气传播!!!冠状病毒能在铜和钢等金属表面存活2个小时。能在纸和塑料上存活3-4小时。在空气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存活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世卫组织更正了他们早期认为冠状病毒不会空气传播的观点。”
而且这篇文章也引用了原文:
可是原文的意思是说一项研究显示冠状病毒能在空气中存活,尤其在医院的环境下,要考虑防备气溶胶。这种观点与中国官方的说法是基本一致的,医生由于插管等原因,暴露在高浓度病毒的环境,可能会导致感染。但是文章中根本没有提到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病毒在空气中可以存活与具有传染性是完全两个概念,文章已经强调得很清楚。可以翻译依然这样曲解,最后因为传播太广,世卫组织不得不官方辟谣,说并没有证实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其实翻译稍微用点心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这两则翻译本是非常简单的,但意思却完全被曲解了。这也告诉我们学好英文多么重要,这么简单的文章就不能指望得到正确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