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重温党的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开展宣传活动,引领广大村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五名教师、十三名学生组成“薪火相传”小分队展开社会实践活动。

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一系列优秀传统的理性升华;是我们攻坚克难,不断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是衔接历史、现实和未来,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精神脐带。

为深入了解党史,学习革命先贤的优秀精神,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薪火相传”小分队前往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的129师纪念馆进行调研学习。

图一队员们在一二九师陈列馆

7月5日上午“薪火相传”小分队心怀敬畏来到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感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军民艰苦卓绝的奋斗,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129师司令部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位于河北邯郸革命老区涉县城西5公里的赤岸村。1940年八路军为抗击侵华日军,挥师挺进太行山区,一二九师司令部12月底迁驻赤岸村,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李达参谋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领导广大军民,彻底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的残酷扫荡。解放战争中,在这里指挥了上党、平汉等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二九师共在这里生活、战斗了五年的时间,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留下了许许多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感人事迹。建国后,从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2位元帅、3位大将、18名上将、48名中将、295名少将,先后有近百名一二九师老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这块红色热土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的摇篮"。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专程回到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参观,并挥笔书写了“勿忘一二九师,激发爱国精神”,赠给涉县人民。

图二图三队员们跟随讲解员开展参观学习

司令部旧址由3座相邻的农家四合院和一个防空洞组成,依势所建,错落有致,现存有司令部会议室、军政办公室,原作战处办公室已改设为太行木刻版画展室,里面陈列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太行部队文艺工作者在当年创作的木刻版画,它再现了当年太行军民在艰苦岁月中抗击敌顽的斗争生活,展列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廉政教育展再现了革命先烈廉洁自律,甘于清贫的生活作风,勇于担当,敢打硬仗的战斗精神,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凝聚成不朽的一二九师精神,激励着老区人民励精图治,拼搏奋进。旧址中还包括刘伯承、邓小平、李达、李雪峰、赖若愚等师首长的宿办室和警卫室、伙房等旧居及原物陈列,首长们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指挥了大小战役31000多次,收复了198个县城。寻访的过程中讲解员的叙述生动地反映了当年八路军战士们艰苦的斗争和生活状况。

图四图五队员们参观学习司令部旧址

“三下乡”红色文化宣讲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重温红色历史、追溯红色记忆、介绍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积极宣扬红色文化,引导大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的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薪火相传”小分队的成员们颇有感触。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明确历史使命,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贡献。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仍然要学习革命前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将个人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建设、人民的生活联系到一起。在以和平为主旋律的新时代,我们更应大力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同心协力,共创未来。(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