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社会责任报告
(2021年度)
目录
一、前言
二、政治责任
三、阵地建设责任
四、服务责任
五、人文关怀责任
六、文化责任
七、安全责任
八、道德责任
九、保障权益责任
十、合法经营责任
十一、后记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红网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第一批成立的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之一,由湖南省委宣传部主管,湖南省委外宣办、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主办,担负着建设“互联网上的湖南主流传播平台”的使命。2006年,经湖南省委常委办公会议决定,红网整体注入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同时明确红网的“党网地位不变”;2010年,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将红网纳入中南传媒捆绑上市;2015年,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进一步强化红网的党网地位”;2022年,按照湖南省委关于加强“一报一台一网一刊”建设的重要指示,红网作为“党网”被进一步明确为湖南主流媒体的“一网”。
经过20多年的创新实践和融合发展,红网已成为全国地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构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省市县三级136家分站体系、“网报端微视屏”六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传播矩阵。共拥有新媒体用户数6000多万,其中,时刻新闻客户端用户3100多万,综合影响力排省级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前列。打造的《红辣椒评论》《中国志》《百姓呼声》《问政湖南》《H5|改革开放40年·长沙有多“长”》等栏目和作品先后五次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社会责任理念
红网始终坚持政治家办网的方针,坚持红网姓党、红网为民的初心使命,既当“舆论引导金话筒”“定音鼓”,坚持以最亲民的表达、最多元的方式、最深厚的情感,讲述湖南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又当“情绪疏导员”“诉求快递哥”,让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快速解决在家门口,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还当“应急管理预警员”“直播带货助推器”,把新媒体的大情怀、新功能大写在网络时空里。
3.获奖情况
2021年,《视频丨泪目!如果我不幸倒在武汉请把我骨灰无菌处理撒在长江》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件作品获湖南新闻奖,其中《视频丨泪目!如果我不幸倒在武汉请把我骨灰无菌处理撒在长江》《观潮的螃蟹》等8件作品获得一等奖,《十四五“上新”了》《辟谣侠盟》获得重大报道奖。获评中宣部2020年度舆情信息工作“优秀单位”称号。“红网百姓呼声”获评中央网信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H5作品《关灯这件小事,永州这个“千年打卡胜地”有心了》被生态环境部评为优秀作品。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自主研发了“红网云”,成为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省级技术平台,使用“红网云”的县市区达99家,负责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共54家。探索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融合共建的创新模式,“两个中心”结合建设的县市区有30余家,实现平台互通、资源共享、队伍共建。在重大报道中深度融合,发挥了“技术保姆”“内容导师”“服务推手”的重要作用,指导县级融媒体中心推出的《我的风口》等精品力作,提升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原创生产能力。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2.灾难和事故报道
策划推出新媒体作品《湖南人朋友圈曝光》,以微信朋友圈截图的形式展现了疫情期间湖南普通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了正能量。
在灾害和事故报道中彰显建设性,聚焦正能量。在新冠肺炎疫情宣传报道中,挖掘凡人善举,讲述各行各业在抗击疫情的积极行动,为全省疫情防控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开设“战‘疫\\’一线”“抗疫故事”“抗疫笔记”“战‘疫\\’日志”等专栏,推出了《与时间赛跑!常德迅速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湖南人朋友圈曝光》等重点报道。
3.以人为本
民生报道《湖南人的一天①丨明阳山装殓师:不微笑不说话让逝者与世界体面告别》,记者通过蹲守拍摄,记录了装殓师的一天工作日常,报道有温度,接地气。
聚焦凡人善事,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开设重点民生报道专栏“湖南人的一天”,推出《明阳山装殓师:不微笑不说话让逝者与世界体面告别》等报道,展现湖南各行各业普通人的温暖故事。聚焦高温下坚守的普通劳动者,推出《海报|美!他们是长沙的“炎”值担当!》《战高温挥洒汗水在一线|湘潭公交车维修员:不惧车外热,只为车里凉》等海报、图文、短视频报道。重点策划报道《22年如一日湘潭“袖珍”鞋匠爸爸在长沙为养女拼搏出研究生之路》,挖掘了来自湘潭的“袖珍爸爸”陈建华谢绝捐助、修鞋22年将养女培养成优秀的硕士研究生的感人故事,引发网民共情共鸣。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开展“2021年度湖湘好网民新风大典”评选活动,为传播网络正能量营造良好氛围。
精心组织策划,集中推出系列主题宣传报道,积极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网时刻LED联播网户外大小屏滚动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浓墨重彩做好中国网络诚信大会报道,推出原创图文报道和新媒体作品200余篇,总点击2.1亿。聚焦袁隆平、湘籍航天员汤洪波、大国工匠艾爱国、优秀青年邹彬等典型人物,重点做好宣传报道,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办的网络文化节之“2021年度湖湘好网民新风大典”评选活动,网络投票达到1300余万,专题点击量超过7100万,为传播网络正能量营造良好氛围。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推出专题报道《缅怀英烈清明追思》,积极宣传清明习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积极做好相关宣传报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节期间,推出的《不同的乡音,传递同样的幸福》《网友说丨这个春节,湖南人过年是这样子的……》等互动专题,深入挖掘春节文化内涵,传承节日习俗,点击超1400万。清明节期间,开设《缅怀英烈清明追思》《万物清明慎终追远》《学党史缅怀革命先烈》等专题。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推出“疾控福尔摩斯”系列报道,为网民生动科普疫情防控知识。
积极报道科技创新、文教事业发展最新成就等,推出了“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世界计算大会”“互联网岳麓峰会”等系列主题宣传报道。积极做好科普宣传,着力做好防疫科普宣传,开设“视说‘德尔塔\\’”“疾控福尔摩斯”“阻击‘德尔塔\\’”等科普专栏,推出科普报道200余篇。在防溺水科普宣传方面,推出《时刻小剧场丨盗梦空间之“野泳记”》《海报丨生命只有一次,远离“野泳”》等新媒体作品。
七、安全责任
1.安全刊播
严格按照《红网总编辑责任制》《红网内容三审制》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网站内容生产和管理,实现了采编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保障了内容生产安全,上线并优化“红标词”“黄标词”“智能勘误”等技术系统,为内容安全防范提供了技术抓手,没有发生一起安全刊播事故。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没有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情况。
2.维护社会公德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弘扬主旋律,弘扬社会正气,始终确保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
3.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规范采编人员职业行为,不进行非法违规采访和无证采访。设置了对外的监督和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2021年,无侵犯采编人员合法权益的情况。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所有员工均依法签署了劳动合同。按时足额支付薪酬、缴纳“五险二金”,并为外出采访的记者购买意外险,没有拖欠的情况发生。依法保障员工休假休息权利,员工依法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年休假、婚假、产假等。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有序组织所有采编人员进行采编资格培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培训,均取得了相关资格证书。积极申领新闻记者证,确保了所有骨干记者持证上岗,其他采编人员正分批次申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没有非采编人员申领记者证情况。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2021年,全年线上培训覆盖超1500人次,全年线下总课时超4000小时,全面满足各个岗位的培训需求,并持续提供专业外训课程。在下半年开展全员“意识形态专题学习月”,发放学习书籍并组织考试,确保全员过关。总部员工到分站挂职与分站员工到总部跟班学习常态化,2021年组织了3期分站到总部跟班学习和3期总部到分站挂职锻炼,共83名员工参加。
十、合法经营责任
1.经营行为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坚决杜绝违法违规广告,2021年未发生一起违法经营行为。
十一、后记
1.回应
对上年度提出的“精品爆款打造上频度不够,时刻新闻客户端轻量化转型仍须加码”回应如下:
持续推动“四化三红”战略,打造了多个爆款力作,主要爆款作品如下:
重点打造了《两会学习所》《习声回响》等原创专栏,《海报丨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习近平博鳌讲话金句来了》,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首页推荐,点击达到1176.6万。
“情牵红土地”大型融媒体报道全网总点击6.7亿次。
精心打造的“时小刻说党史”融媒体专栏生动科普党史故事,全网总点击超5000万,被中宣部、中国记协网、《网络传播》杂志重点推荐,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融媒体实验室进行展播。
新媒体作品《海报丨张家界:我的不舍你一定懂》,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引发破圈传播,总点击超3亿。
袁隆平院士逝世报道点击过亿作品达4件,独家推出的《悼念袁老的群众30余万鲜花装满32卡车追悼卡去了四个地方丨明阳山72小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重点关注,登上头条热榜、抖音热搜榜、微博热搜榜,总点击2亿。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期间推出的“会风会纪观察”系列报道视角独特,受到各方关注好评,总点击超1亿。
全力配合做好“在这里读懂湖南人”大型采访活动,由红网发起的#在这里读懂湖南人#话题阅读量达3.9亿。
“青椒计划”成功出圈,推出了《青椒观会》《青年学党史》《青年学报告》等一系列精品评论专题,累计收到大学生评论1.9万余篇,编发2000余篇,60余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推荐,30余篇文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荐。
抖音矩阵点击超千万作品350余条,破亿20余条。
2.不足
精品意识、内容安全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改进
一是进一步完善采编管理制度。
二是进一步升级技术防范系统。
三是组织开展全员意识形态专题培训。
四是紧扣“党的二十大”以及“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启动重大选题策划。
五是进一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逐步实现由传播层向服务层的深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