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晚间,“阿里女员工案”王某文妻子在社交平台发文自述称:自己的丈夫是犯了错,但他的错远不及犯罪,不应该因为酒后冲动回应了周某的勾引,就被贴上涉嫌强制猥亵的标签。自己的丈夫坦白与警方就本案发布的“情况通报”基本一致。但王某文妻子还称,有很多对自己丈夫有利的情节尚未披露。但周某在网络上的自述却与此严重不符,周某涉嫌虚假陈述,甚至诬陷。

简单转载一些:我是“阿里女员工案”中王某文的妻子文章。重要的一段,别的大家上网上有,转载多了会封号的,大家请原谅。近日,警方已经就本案发布“情况通报”,内容与我丈夫跟我的坦白基本一致,不过有很多对我丈夫有利的情节尚未披露。但周某在网络上的自述却与此严重不符,周某涉嫌虚假陈述,甚至诬陷。案发时,周某虽然喝了350ml的低度白酒,但意识清醒,要不然周某怎么会先后两次主动亲、搂、抱、摸我丈夫,怎么能给我丈夫脖子上吸出“草莓印”五天才消下去,要不然周某怎么还能给其他人发微信、发视频、接电话,怎么能独立完成洗澡、换睡衣?

我丈夫是和华联陈某丽(女性,未饮酒)共同搭乘出租车送周某回酒店的。我丈夫和周某坐在后座,陈某丽在副驾驶。路上周某借酒劲搂抱我丈夫,摸他胸、全身甚至下体,并强吻我丈夫,在脖子左侧留下了明显的吻痕(俗称草莓印)。我丈夫明确表示拒绝:“XX,别这样,别这样”,周某回应“对不起”。我之所以相信我丈夫的说法,是因为我给陈某丽打了电话,得到了陈某丽的证实,陈某丽确实听到了“别这样”、“对不起”的对话。

另据我获知,周某的酒量极好在同事里是公认的(望警方调查取证),喝350ml的低度酒并且吐掉的情况下,是难以醉到失去行动能力的。并且周某自己的打电话发消息的对象之明确,时间拿捏之准确,第二天主动联系张某的行为之诡异,与自己在网上杜撰的人设之差异,也表明她是意识清醒并且意图明显的。

这篇小作文逻辑性比警方通报更好,也比漏洞百出的周某小作文更好。具体事实如何,有待警方再做取证调查。但不管怎么样,在社交媒体上以“政治正确”的口号组织所谓“维权”的运动,会造成多少冤假错案!欧美泊来的女权、同性恋、动保、少数族裔所谓代表“弱者”可以肆无忌惮的群起围攻别人。希望国内司法部门在处理相关案件,要顶住舆论压力,实事求是、依法办理。希望立法加大对造谣、诬告等的惩处力度。呼吁广大网民在未充分了解事实真相,别急着站队,别成为“网暴”的参与者。

总体来看,这篇长文,提出了众多关键性问题,比那篇谎话连篇的小作文水平不知道高出到哪去了。然而,微博有人在文章发出1分钟后就开始谩骂,双标到不知哪里去了。并且,警方上回通报就用的是涉嫌强制猥亵,强奸都不是了,就连强制猥亵都是涉嫌,涉嫌什么意思不用多说了吧?但是在微博,这又成板上钉钉的罪名了。为什么用涉嫌?你们不清楚么?就是女方在醉酒情况下,不管当时有没有同意,只要男方没有她同意的证据,事后女方反咬一口,这个罪名都是逃不掉的。这是这个案件最无力的地方。郭楠怎么样才能反诬告呢?我暂且蒙在鼓里。

王某文妻子现在也没必要再撒谎来维护她老公了,她老公也只是道德方面出了问题,差点就管不住下半身,半推半就了。现在有和稀泥的嫌疑,毕竟事情闹得那么大,如果她老公无罪,那就等于得罪了那么多女性网友,各种阴谋论随之而来是惹不起的,所以也明白了明明是女的主动勾引却把男的定性为猥亵,而女的诬告强奸却安然无事,但这种风气助长了,以后男性就危险得很了。

现在的重点也不是“出轨”“戴绿帽”这些的了,而是为什么没有将诬告别人强奸的这个女人绳之以法,杀鸡儆猴呢???诬陷别人就一定要付出代价,不能放过此女。我一直都觉得任何事情在没有证据摆出来之前都要认定是假的(事实上在网上闹而不选择正规途径解决的事情大多是假的)特别是性侵之类的事情,如果一开始就凭女人的几句话你们就认定是真的了,这种风气一长,指不定有多少无辜的人会被诬陷,就凭她的三言两语,人家还要自证清白,如果无法自证清白呢?那真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往往家庭搞破裂,工作也会丢掉,身败名裂。

当时就有不少网友开始怀疑周某应该有撒谎、不可信,现在再结合王某妻子的发言,基本可以确定这个案子大概就是周某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那么她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或者说她想达到什么目的?一种说法是这个项目是她一直在济南谈的,然后她上司来签约,她想用强奸这种罪名把她上司搞下去,济南这摊以后由她负责。但是王某文妻子现在说“我丈夫和周某同属基层员工,都汇报给一个领导,并非高管。”这个说法可能性较小。

另一个说法是周某第二天和客户折腾了两个小时,丈夫一直联系不到她所以视频查岗,看到了床头柜上的避孕套,追问怎么回事,周某以为是王某文昨天晚上买的,为了给老公交代于是报警,搞了个大乌龙。周某以为这个避孕套是王某文买的,所以开始报警压根没提张某,结果查案查到后面,发现避孕套并不是王某文的,这就产生了矛盾,证据对不上了。周某对老公没办法交代,被迫只能再报警说张某也一样猥亵,导致这个报警张某延迟了好几天。事实往往会让人哭笑不得,而导致这一事件发酵至此的原因,也许就是那句:一句谎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这个案子可以称为“一个避孕套引发的血案”。

我个人猜测她应该是对上司或者对公司有所不满,想要趁机恶意构陷王某,7月28号早上叫张某来就是为了栽赃王某,然而破绽百出,手段实在太不高明了……一开始说的既聪明又糊涂是想说他们有小聪明,比如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善于伪装;糊涂是说他们有时候为了达成某些目的可能会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但结果可能会先把自己干趴下…

或许她还有社交网络综合征——对于很多患有社交网络综合征的人来说,现实生活可以平淡,但其在社交媒体上的画像(白板)可不能平淡。对于每天挖空心思,不断制造和巩固朋友圈某种人设的人来说,好不容易抓住一个以自己为主角的“爆炸性”消息,能不好好利用吗?于是,激动不已,热血沸腾,常识、程序、规则甚至对方的死活统统可以不管,先充实那块白板再说。不然,生活真的好苍白啊。现实生活中的路人当惯了,社交网络上绝不能居于人后……

总之,不管结论如何,支持王某文的妻子发文这样的行动。目前情况是她孩子的父亲被刑拘,所以说有事报案、找法院别在网上发小作文的,警方也出公告了,而且确实有疑问,既然原告有权发声明,被告被关起来发不了声明,家属当然有权力发声。既然有存疑的地方、逻辑反常的地方,不为了王某文,也要为了孩子不成为犯罪分子的后代、前途不受诸多不利影响,而努力求一个解释(只能求解释,主动权还是在办案方)她提出的出租车、同行者陈某丽、酒店前台都是当事人证,不管警方有没有调查过,都应该给出证据和结论。而她写的周某打电话的“精准”、“及时”以及查证周某当天到酒店后有没有跟更多人沟通,以证明周某当晚的神智状态。这些逻辑上都是说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