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共16位皇帝,为何只有明十三陵?还有三个去哪儿了?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天寿山麓,是明朝时期建造的皇陵,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稍微了解明朝历史的朋友可能会觉得奇怪,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为何只埋葬了十三位皇帝呢?还有三位皇帝去哪了?他们又是哪几位皇帝?这中间发生过什么事情呢?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
明太祖朱元璋: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并不在明十三陵之内,最初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定都的地方是南京,后续的明成祖朱棣时期才迁都北京,为此朱元璋死后自然没有葬入明十三陵,朱元璋葬在了当时都城南京的明孝陵。
除了上述的明太祖朱元璋之墓不在明十三陵,他的孙子朱允炆之墓也未在其中。原因还是源自那场“靖难之役”,正所谓“成王败寇”,当年朱允炆的叔叔朱棣在那场战役中取得成功,对此人们众说纷纭,有说他在熊熊烈火中被活活烧死的、有说他逃出南京削发为僧的,但这些说法至今也未得到验证。建文帝算是“活不见人死不了尸”,明十三陵中也未留下他的一席之地。
如果说前两位皇帝陵墓未在十三陵中还算说得过去,那么明代宗朱祁钰之墓又为何不在其中?因为“土木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只能做临时的“替补君王”。而明英宗被瓦剌释放后,明代宗却反咬一口,将明英宗软禁,并在名义上被称作“太上皇”,明英宗当然不可能甘心这样的结局,经过一番密谋,他又发起了夺门之变,成功复辟,即使明代宗曾经是一朝皇帝,明英宗自然是不会承认的,所以明代宗死后只能以亲王礼下葬。